“一旦建筑的碳排放量强度超出国标,监测平台将发出预警,向管理单位及时反馈建筑用能情况并给出调整建议。”在安徽省合肥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去年,合肥建立了低碳片区试点示范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对蜀山区12.67平方公里内的87栋住宅、256栋企事业单位和购物中心等公共建筑的水、电、气、热等用能数据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和分析。
建筑运行阶段是建筑消耗能源和产生碳排放的重要环节。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是以较低成本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有力抓手。
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提出,建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科学制定能耗限额基准,开展建筑冬夏室内温度控制、用能设备和系统运行等情况检查。
为了加强建筑节能管理,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山东要求各地加强建筑节能常态化监督检查,压实参建各方主体责任,严格管控高耗能公共建筑建设,引导相关企业将现行建筑节能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调适制度,进一步完善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研究制定建筑活动碳排放清单编制方法,争取开展建筑行业碳排放交易试点。
为进一步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湖南省提出,鼓励公共机构积极参与全省电力需求响应,配合中央空调柔性调控试点建设。实施绿色高效采暖制冷行动,以公共建筑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务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等为重点,大幅提升制冷能效水平。
广东省江门市突出强化建筑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对绿色建筑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主体责任,加强绿色建筑物业管理,保障绿色建筑运行满足要求。同时加强既有公共建筑现状摸查,探索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测评和绿色性能后评估工作,至2025年各县(市、区)选取不少于2栋建筑进行能效测评或绿色性能后评估工作。推广用能系统的智能管理,加强绿色建筑运行数据收集统计,健全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耗监测和能效测评制度,为科学、高效监管绿色建筑运行提供依据;对大型公共建筑和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国有资金参与投资建设的其他公共建筑执行公共建筑能耗限额,对能耗水平进行评估和调适。
辽宁省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开展能耗公示及信息披露试点,普遍提升公共建筑节能运行水平。分类制定公共建筑用能(用电)限额指标,开展建筑能耗比对和能效评价,逐步实施公共建筑用能管理。持续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加强用能系统和围护结构改造。支持沈阳、大连等城市率先申报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开展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建筑设施设备优化控制策略,提高采暖空调系统和电气系统效率,加快LED照明灯具普及,采用电梯智能群控等技术提升电梯能效。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调适制度,推动公共建筑定期开展用能设备运行调适,提高能效水平。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因地制宜,要求强化建筑能耗限额控制。结合供热分户计量试点,选取3~5个既有公共建筑,开展能耗计量监测,同时,鼓励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强化建筑用能使用管理。
建设智慧运行管理平台
目前,我国居民行为节能引导机制还不健全,人走不关灯、不断电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大型交通场站、学校等公共场所缺乏严格的节能管理规定,制冷、采暖、照明等设备能源浪费较为严重。为了加强建筑运行节能管理,广东省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建筑能耗和资源消耗、室内空气品质等指标实时监测与统计分析。
湖南省要求搭建绿色建筑智能化运行管理平台,实现建筑能耗和资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与统计分析,及时公示披露建筑运营信息。同时,研究适合湖南省建筑发展需求的动态评价体系。实现对建筑运维过程中能耗、环境等数据长期有效的动态监控、评价与展示,通过“百姓监督、物业执行、政府监管”的方式,提升绿色建筑运行效果,提高人民群众感知度、获得感,推进绿色建筑良性市场形成。
湖北省襄阳市要求单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国家机关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纳入到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立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运行数据监测平台,强化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运行数据管理和监控,形成合理有效的绿色建筑运行效果监测闭环。充分发挥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和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运行数据监测平台作用,实现建筑能耗实时采集、实时监测,并及时公示披露重点用能建筑能耗信息。
开展用能设备以旧换新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求加快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领域设备更新,以外墙保温、门窗、供热装置等为重点,推进存量建筑节能改造。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提出,加大高效节能家电等设备推广力度,鼓励居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设备。
多地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其中,江门引导居民在更换门窗、空调、壁挂炉等部品及设备时,采购高能效产品。同时形成与小区公共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建筑使用功能提升改造统筹推进的节能、低碳、宜居综合改造模式。襄阳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更换节能门窗,修缮保温墙体和屋面,增设外遮阳、更换节能节水设备设施、屋面增设太阳能光伏设施等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和相应补贴政策。
哈尔滨持续推进供热老旧管网改造,降低供热管网能耗、漏损,更新改造建筑内部供热系统,提高供热管网输热能力。推进智慧供热应用,建设市级智慧供热平台,消除冷热不均、能源浪费现象。推行公共建筑计量收费,促进公共建筑用户行为节能,试行居民用户分户计量试点。
【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